“大慶愛眼光明行”活動啟動首批11名眼疾患者重獲光明
2022-03-11 08:32:30來源:大慶晚報
核心提示: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書,曾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如今,“光明”不再是我市一些眼疾患者的“奢望”。
3月10日10時許,由大慶市慈善會發起的“大慶愛眼光明行”慈善公益救助項目啟動。首批來自各縣區的11名眼疾患者將重獲光明。
溫暖全城 “大慶愛眼光明行”活動啟動
“大娘,您再仔細看一看視力表,能不能看清?可以往前再湊一點兒!”幾位來做免費檢查的老人,正在護士的引導下檢查視力。
記者留意到,一位老太正在費力地看著視力表,但還是看不清,只能不斷地向前湊,離視力表不到一個手臂的距離了,老人依舊看得很吃力。
這些老人在進行檢查之后,如果沒有其他特殊情況,他們將在3月11日接受手術,次日就可以出院了。
在活動現場,大慶市慈善會秘書長楊成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楊秘書長表示,這次活動是在大慶市民政局的領導下,由大慶市慈善會發起的一項大型醫療類眼健康公益活動,對家庭經濟困難的白內障患者以及胬肉患者,給予手術費和治療費等方面援助。
楊秘書長告訴記者,這次活動也是為了解決百姓急、難、愁、盼的問題,經過調研,他們發現我市尤其是縣區的百姓,有一些人患有白內障、胬肉等眼疾,因為經濟條件的原因對手術望而卻步。于是,他們利用外部資源,聯合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和大慶的一家醫院共同發起了這次公益活動。預計今年將投入70余萬元,為380位存在困難的眼疾患者帶去光明。據了解,首批報名活動已經結束,第一批報名的眼疾患者為143人。
全程救助 檢查費手術費全免
當日10時30分,兩輛滿載著患者和陪護的車輛準時抵達醫院門前。
據了解,首批抵達的患者為11人,都是從各縣區報名的群眾中篩選出來的:具有大慶戶籍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低保邊緣人口、城鄉特困供養人員、鄉村振興部門認定的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戶,納入民政部門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的其他低收入人口。符合條件的人,經過醫生檢查,符合手術標準的患者就可以接受手術了。
“這次活動,我們將全程為符合條件的患者免費做手術、免費檢查。”活動承辦醫院的許院長介紹。
記者看到,老人們下車時,醫院的工作人員和市慈善會的工作人員都紛紛上前幫忙攙扶。在做完了免費的核酸檢測后,患者被帶入門診大廳做視力檢查。
檢查完畢后,工作人員又帶著患者到二樓做進一步檢查。
“大爺,您來這個屋里檢查眼表,然后去旁邊的那個屋做心電圖。”剛到二樓,記者就看到護士在引導老人進行各項檢查。
在等待的過程中,記者采訪了正在候診的盧桂琴老人。聊談中,記者了解到,老人今年78歲,家住肇源縣福興村。
老人說,她的眼病得了有十多年了,家里的日子不算寬裕,老伴兒身體也不好,一直沒怎么去醫院看過眼病。
老人的女兒告訴記者,她的父親是殘疾人,早年干活時眼睛受傷,導致一只眼睛失明了,這么多年都是母親在照顧。如果不是趕上了這次難得的機會,真不知道如果母親的眼睛也看不著了,家里的日子該咋過。
老人激動地告訴記者:“我眼睛覺得磨得慌,好多年了,還脹,這回好了,我可有盼頭了!謝謝政府,謝謝慈善會和醫院,真是幫我們大忙了!”
“真是太謝謝慈善會了,因為經濟條件有限,我們做兒女的都沒有做到的事,慈善會做到了!”
一位老人笑著告訴記者:“我這眼病五六年了,終于要見到光明了,想想就開心啊!”(社全媒體記者 陳經宇)